伺服电机和减速电机有什么区别?
伺服电机和减速电机工作原理区别!工作原理: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而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
区别1:控制的方式不同
减速电机是通过控制脉冲的个数控制转动角度的,一个脉冲对应一个步距角。
伺服电机是通过控制脉冲时间的长短控制转动角度的。
区别2:所需的工作设备和工作流程不同
减速电机所需的供电电源(所需电压由驱动器参数给出),一个脉冲发生器(现在多半是用板块),一个减速电机,一个驱动器(驱动器设定步距角角度,如设定步距角为0.45°,这时,给一个脉冲,电机走0.45°);其工作流程为工作一般需要两个脉冲:信号脉冲和方向脉冲。
伺服电机所需的供电电源是一个开关(继电器开关或继电器板卡),一个伺服电机;其工作流程就是一个电源连接开关,再连接伺服电机。
区别3:低频特性不同
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一般认为振动频率为电机空载起跳频率的一半。这种由减速电机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低频振动现象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当电机工作在低速时,一般应采用阻尼技术来克服低频振动现象,比如在电机上加阻尼器,或驱动器上采用细分技术等。
交流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即使在低速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共振抑制功能,可涵盖机械的刚性不足,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机能(FFT),可检测出机械的共振点,便于系统调整。
区别4:矩频特性不同
减速电机的输出力矩随转速升高而下降,且在较高转速时会急剧下降,所以其最高工作转速一般在300~600r/min。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即在其额定转速(一般为2000或3000r/min)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
区别5:过载能力不同
减速电机一般不具有过载能力。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
以松下交流伺服系统为例,它具有速度过载和转矩过载能力。其最大转矩为额转矩的3倍,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惯性力矩。
(因为没有这种过载能力,在选型时为了克服这种惯性力矩,往往需要选取较大转矩的电机,而机器在正常工作期间又不需要那么大的转矩,便出现了力矩浪费的现象)
区别6:速度响应性能不同
从静止加速到工作转速(一般为每分钟几百转)需要200~400ms。
交流伺服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以松下MSMA400W交流伺服电机为例,从静止加速到其额定转速3000r/min。仅需几ms,可用于要求快速启停的控制场合。
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是一家集电机驱动、微特电机、精密减速器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机电自动化企业。一直专注于中大电机品牌的减速电机系列产品、精密行星减速机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制造商。现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我们的产品具有高效能,低噪音,低背隙,低温升,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纺织机械、印刷机械、汽车制造等各个领域。
返回列表